本文將對2024年福建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方面的情況進行詳細報道,包括立項數、資助經費、不同項目的立項情況以及省屬單位的成果等,還提及了福建在基礎研究方面的發(fā)展策略和取得的成果等內容。
(福建日報記者 李珂 通訊員 高凌)據省科技廳消息,在2024年的時候,福建省共有53家單位參與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各類項目的申報工作中,申報的項目總數達到了8380項之多。而最終獲批立項的項目數量為1076項,資助經費達到了6.06億元。與上一年相比,這幾個數據分別增長了37.8%、10.3%以及13.6%。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,因為獲批的項目數首次突破了1000項的大關,而且項目申請數、立項數都連續(xù)三年創(chuàng)造了歷史最高紀錄。
從項目類型來看,其中面上項目有487項,青年科學基金達到460項,創(chuàng)新研究群體項目有2項,杰青項目為10項,重大項目有13項,原創(chuàng)探索計劃項目有4項,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有25項,每一項都是福建省這么多年來取得的最好成績。區(qū)域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聯合基金項目獲批26項,在全國投入相同經費的省市之中,福建省所獲得的立項數和資助經費都位居第一。廈門大學表現非常突出,以立項數348項、資助經費2.4億元的成績在全省位列第一名。福州大學立項147項、資助經費7652萬元,福建醫(yī)科大學立項128項、資助經費5575萬元,它們分別排在全省的第二名和第三名。
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福州大學、福建醫(yī)科大學、福建中醫(yī)藥大學、嘉庚創(chuàng)新實驗室等9家省屬單位,它們所獲得的立項數和資助經費都達到了各自歷史上的最佳水平。很多省屬高校在一些特定的項目上實現了突破。例如,福州大學獲得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4項、創(chuàng)新研究群體項目1項;福建農林大學獲得杰青項目3項;福建師范大學首次獲得外國資深學者研究基金項目1項;集美大學首次獲得原創(chuàng)探索計劃項目1項。
最近這幾年,福建省在有組織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不斷加強。對省自然科學基金進行了深化改革,整合設立了青年科學基金,從而提升了省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效能,這也促使福建省的基礎研究實力不斷地發(fā)展壯大。根據統(tǒng)計數據顯示,自從“十四五”規(guī)劃開始以來,福建省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批準立項的項目有3888項,資助經費超過了24億元。平均每年的立項數、資助經費與“十三五”時期相比,分別增長了8%、17%,一直保持著穩(wěn)步上升的良好趨勢。并且還培養(yǎng)出了一大批能夠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的優(yōu)秀科研人員,也涌現出了諸如締結加氫/脫氫理論、鼻咽癌血清學標志物P85 - Ab、液基材料/液體門控技術、木質素阻聚策略和木質素自交聯理論等一系列重大原始科技創(chuàng)新成果。
2024年福建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,立項數首次破千,多項數據增長且連續(xù)三年創(chuàng)新高。不同類型項目成果佳,省屬單位成績斐然且多有突破。同時,福建通過加強基礎研究相關工作,近年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和科研成果等方面都呈現穩(wěn)步上升趨勢。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zh1234.com/news963.html2024年福建: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破千的輝煌